本網訊(記者 楊宏斌)日前,全國大學語文研究會副會長、清華大學教授王步高博士為我校學子作《蘇軾與他的黃州詞》報告,他結合中國高校大學語文教育現狀,大聲疾呼重視大學母語教育。
王步高說,改革開放30年,我國經濟、科技、軍事等綜合國力日益增強,但母語教育前景堪憂。
王步高早年執(zhí)教東南大學19年,通過他的不懈努力,使得工科為主的東南大學變得有文化。執(zhí)教清華大學時,王步高把他的大學語文課上到了極至,每年清華大學學生最愛歡迎的前5名課程中,他一人就有4門課名列前5名。其中,他教授的《大學語文》排名第一,成為清華大學學生最受歡迎的課。
“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高校會把外國語言放在母語之上。”王步高說,“我國在校大學生居世界第一,但這么多年來,中國的大學沒有培養(yǎng)出一個頂尖的大師來。以前沒有人拿到諾貝爾獎,去年莫言總算拿到了,但莫言也不是大學培養(yǎng)出來的。”王步高說。
“我大學的好多老師,有些老師外語很好,留校好多年,但中文不行,當我是教授的時候,他們還是副教授;當我是二級教授的時候,他們只能默默無名,早早退休。”王步高說,“我在中南大學上語文課時就教育學生,如果你想出人頭地,就得學好語文,語文第一,學經濟的同學更要學語文。如果語文學不好,連中國話都說不清,甚至表述不清,要把一些事情處理得很嚴謹是做不到的。”
王步高認為,漢語是母語,是母親的語言,我們思考問題都是用母語思考的。我們聽到一句外語發(fā)問,首先想到的是用中文如何來回答他,中文不行,什么都不行。王步高說:“一個人連母語都學不好,英語水平也好不到哪里去。這種有用、無用的急功近利的想法,是對高等教育的致命打擊。”
王步高強調,母語教育對大學生的成長非常有利。任何一個人,外語學得再好,也不可能超過母語。母語對一個人成長成才的作用,用什么詞匯形容都不過分。我國老一輩的科學家,如華羅庚、蘇步青、楊振寧等,他們的文化素養(yǎng)都非常高。大學生要想成大才,必須把母語學習放在第一位。
王步高還對高校最近屢屢出現的投毒事件深感憂慮。他說:“作為一名老教育工作者,我希望我們大學加強母語教育,加強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用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美德陶冶青年情操,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母語水平和道德水平。”他寄語在校大學生振興母語,振興中華文化,為繼承中華文化傳統(tǒng)而努力。
王步高教授是我校語言與文化傳播研究所學術顧問,著名詩學專家,教學名師,國家級精品課程《大學語文》和《唐詩宋詞鑒賞》主持人,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大學語文》和《唐詩宋詞鑒賞》主編,中國大學精品視頻公開課《唐詩欣賞》主講教授,清華大學和東南大學最受學生歡迎的“十佳”教師,清華大學百年賦和東南大學校歌詞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