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wǎng)訊(見習記者 覃夢 王全)“魚賣相不錯喲,不過我最喜歡最后那張真實寫照”“大家記得菜品出鍋時拍照喲”……從2月18日起到3月3日,新聞與傳播學院輔導員陳珊珊連續(xù)在自己微博上轉(zhuǎn)發(fā)同學們發(fā)表的微博,展示學生制作的燉牛肉、魚糕、炒青菜等各式菜肴。這是她給所帶班級廣告?zhèn)鞑1541班49位同學布置的“特殊”寒假作業(yè)。
去年寒假放假前,她給學生布置這樣一道作業(yè):給父母做3頓飯,包含1頓早餐、2頓正餐,正餐必須3個菜以上,且有葷有素,不能是半成品或外賣的熟食。每頓飯做完后拍照,并配文發(fā)微博;3頓飯做完后,寫一篇500字以上的反映自己為父母做飯“心路歷程”的文章,發(fā)到微博上展示。
“老師布置的這個作業(yè)讓我難以理解。”廣告?zhèn)鞑1541班羅麗說,“為父母做完飯后,才體會到老師的良苦用心,我的爸爸媽媽覺得她稱職負責?!蓖ㄟ^完成不一樣的寒假作業(yè),班長李明駿表示,對待父母不能一味地索取,要體諒父母,用實際行動孝敬父母。
“感謝家長們的回信,這各式各樣的信封太有趣了?!苯?,陳珊珊還在微博上曬出30多封來自學生家長的回信?;匦胖?,家長們?yōu)殛惿荷旱恼J真負責點贊。
原來除了布置為父母做飯的寒假作業(yè)之外,陳珊珊還給班里每位學生準備了一個信封,讓他們帶回家給父母。
信封里的每封信都是陳珊珊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情況,親筆撰稿與設計,反映學生在校表現(xiàn)情況。信封里還有一張光盤、一份問卷。光盤視頻是以“爸爸媽媽我愛你”為主題,錄制寒假前的最后一次班會情況。視頻中展示了將寫有自己人生目標的卡片貼在畫有大愛心的木板上的場景,最后還有每個人都對爸爸媽媽說的最想說的話。問卷則是關于家長對自己孩子的評價,對孩子未來規(guī)劃的想法和對班主任的建議。
“學生們的積極性很高,每個學生都完成了自己的作業(yè)。”陳珊珊說。這份“特殊”的寒假作業(yè)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認可,不少家長加了陳珊珊的微信或QQ,她也陸續(xù)收到家長們的來信。
談及給學生家長寫信和布置“特殊”寒假作業(yè)的緣由時,陳珊珊認為學生走上社會需要承擔更多責任,在大學期間就應該培養(yǎng)擔當精神,提升綜合素質(zhì)?!爱攲W生懂得了父母的不易,學會了愛與包容,就會慢慢學會包容身邊的人和事。在學校關愛同學、室友和朋友,不會因為一些小事就和他人發(fā)生矛盾?!标惿荷赫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