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書目:《山居雜憶》
作者:高誦芬、徐家禎
推薦人:晁悅(合作發(fā)展處副處長)
推薦理由:
這是一本活的歷史書,沒有記錄什么驚濤駭浪的大事,記錄的是一個江南家族從清朝末年到“文化大革命”結(jié)束、改革開放開始這一百年的家族史。此本書的題材和時間跨度,讓人想起美國學者周錫瑞的著作《葉:百年動蕩中的一個中國家庭》。但與周錫瑞不同的是,作者高誦芬并沒有受過系統(tǒng)的學術(shù)訓練,她只寫生活,寫自己熟悉的人,寫那些平淡卻充滿生活趣味的事。時代的動蕩只是隱約而現(xiàn)的背景,而非揭示的主題。
作者的家族在杭州更有高半城之稱,夫家亦是富貴人家,所以在動亂時期依舊可以保有原初的生活習慣與氣質(zhì),能夠真實地講出傳統(tǒng)中國人的民俗生活,也就不奇怪這本書被讀者譽為半部《紅樓夢》,半部《金粉世家》。高家和徐家的富足與升平,在關(guān)于舊時代和舊社會的苦難敘事中,顯得格格不入,讓我們產(chǎn)生一種疏離感。這是“他們”的生活,而不是“我們”的過往。階級和階層不同,對生活的認知和感受也會不一樣。少數(shù)人的生活,亦是時代敘事的重要組成部分。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與“我們”共處一個世界,“他們”始終在“我們”的視野之中,“他們”的生活就是“我們”生活的背景。但百年動蕩,是身處其中的中國人的共同感受。升平也好,苦難也好,終將被時代的洪流裹挾和湮沒。我們不要責怪作者看不到“我們”的苦難,真實再現(xiàn)就是對“苦難”的共情。
作者一生歷經(jīng)近代的劇變百年,從晚清直至改革開放。晚年想起一生的起落、心酸和委屈,到嘴邊也只是化作一句淡淡的:回首往事,真有如夢之感。仔細想想,我們民族性格里最引以為傲的東西,我們的東方生活美學不就是這樣嗎?管它變與不變,都能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不疾不徐。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細讀故事就好。讓我們在慢慢的生活中、濃濃的人情里看到早已被遺忘的過去,看到自己本來的模樣。